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運動專題討論
Seminar on Social Movement 
開課學期
102-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范 雲 
課號
Soc7096 
課程識別碼
325 M74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10:20~) 
上課地點
社110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是一門關於社會運動的研究所討論課,主要是帶領同學熟悉關於社會運動的理論以及經驗研究。在課程的設計上,我們將從社會運動的古典討論出發,並介紹主導社會運動的幾大理論典範:資源動員論、政治過程論以及新社會運動理論。待同學熟悉了這些理論流派的核心概念及其當前爭議後,我們將直接討論幾個社會運動研究中具開展性的重要議題。在課程的最後一部份,我們將回歸本土的社會運動研究。探看我們所學習的理論語言及概念,是否有助於理解台灣經歷民主化過程前後的社會運動。我們也將試圖反省社會運動研究目前的限制。
 

課程目標
這門課的上課形式是以討論為主,我們將針對每一堂課的指定教材,生產出具挑戰性的知識討論。老師的教學目標是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讓每一位同學能自在地表達他/她自己的觀點與分析,同時也能適切地質疑作者以及其他課堂參與者的意見與宣稱。最後,這們課的終極理想是引領同學掌握並引用社會運動的理論來發展自己的社會運動研究。 
課程要求
1.課堂報告、紀錄與參與討論(佔30%):於上課前閱讀完指定的文章,並積極參與討論。修課的同學須輪流負責準備討論問題,以及負責紀錄討論內容。討論問題與閱讀筆記同一時間繳交;該週討論紀錄則請於下週週一五點前email 給所有的同學。

2.閱讀筆記(佔30%):每堂課上課前一天下午兩點鐘前,必須繳交一頁的閱讀筆記,email給所有的同學。閱讀筆記的內容旨在分析文本的論證,並提出你同意或不同意的地方,以及為什麼;請勿寫成閱讀文章介紹。Memo逾時繳交則該次不計分。負責報告與記錄的同學則不需繳交該週的閱讀筆記。

3.期末報告(佔40%):形式上是一份完整的研究計畫書,以台灣社會運動的現象為研究主題,字數以五千字為原則。可以是研究企畫,內容包括研究背景、相關文獻、研究問題、預定採用的研究方法。也可以選擇直接撰寫一篇經驗研究或是某個領域的批判性文獻回顧(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期末報告的繳交期限是6月30日。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7:40~18:20 備註: 請先登記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閱讀材料準備:
趙鼎新,2007,第一章,「導論:社會運動與革命的界定與社會學研究方法」,頁頁1-14。;第十三章,「展望與總結」。
Charles Tilly, 2003, “Afterword: Agendas for Students of Social Movement”, in States, Part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Jack A. Goldsto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6-256.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9  課程介紹 
第2週
9/26  社會運動的古典理論 
第3週
10/03  資源動員論與政治機會結構 
第4週
10/10  (雙十節放假)
複習前三週功課 
第5週
10/17  The Dominant Paradigm:新社會運動 
第6週
10/24  主流理論的爭辯與對話(一) 
第7週
10/31  主流理論的爭辯與對話(二) 
第8週
11/07  運動組織:連結結構與策略 
第9週
11/14  期中考週
停課一天,準備期末報告大綱 
第10週
11/21  行動者及其生命傳記 
第11週
11/28  社會運動中的社會分歧:以性別為例 
第12週
12/05  運動的影響 
第13週
12/12  政治民主轉型與社會運動 
第14週
12/19  社會運動與後民主化時期? 
第15週
12/26  社會運動研究的反省及其限制 
第16週
1/02  元旦放假
準備期末報告 
第17週
1/09  期末口頭報告與互評 
第18週
1/16  期末口頭報告與互評